首页

足控专区免费网站

时间:2025-05-29 09:35:34 作者: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副局长张建华被查 浏览量:61286

  中新网4月22日电 国新办22日就“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新突破”举行新闻发布会,吉林省委副书记、省长胡玉亭在会上表示,现在吉林野生动物种群繁衍壮大,动物多样性不断丰富,折射出吉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。

  胡玉亭表示,吉林省境内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数量现在分别是50只和60只以上,听起来不是太多,这是2017年数据的一倍,翻了一番,五年特殊物种繁衍壮大了一倍,这是了不起的数据。现在每年都有新的虎豹幼崽,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繁殖种群。位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的珲春地区,时常会偶遇“拦路虎”,网上视频大家都看到了,不光是出现在我们监控镜头下,在一些景区道路穿行,游人也经常能够碰到,说明数量是可观的。不仅如此,被誉为“鸟中大熊猫”的中华秋沙鸭,数量已经超过600只,5年增长了一倍。另外,我们还有吉林西部的湿地,每年有成千上万只白鹤、丹顶鹤迁徙驻足于此。当前,吉林已经形成了自然保护地体系,包括东北虎豹国家公园、36个自然保护区和88个自然公园,保护地面积已经占到全省幅员面积的17%。

  绿色是吉林的“底色”。吉林的东部层峦叠嶂、虎豹栖息,西部草原湿地、鹤舞长空,中部沃野千里、五谷飘香。吉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吉林的生态,积极打造“美丽中国先行区”。

  一方面,加快生态强省建设。吉林是松花江、鸭绿江、图们江“三江源头”,五大水系纵横全境,长白山是中国的六大林区,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,被誉为“长白林海”“东北水塔”和“物种基因库”。吉林持续实施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生态保护修复工程,近年来,森林延绵、草地连片、湿地镶嵌、错落有致的生态格局已经形成。吉林西部的查干湖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,“冬捕奇观”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吉林实施查干湖保护开发工程,还林、还草、还湿,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,今年获评为5A级景区,成为吉林旅游又一“金字招牌”。

  另一方面,吉林持续提高生态“幸福指数”。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要民生,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屡创新高。吉林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3%左右,这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,长白山地区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4万个。现在,“吉林蓝”已经成为幸福的“常态色”,干净、美丽、宜居乡村遍布吉林大地。 【编辑:王祎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人社部:引导企业规范用工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维权

近日,陕西西安。西安外事鼓乐团走上街头,演绎《上元乐》《破阵乐》等经典鼓乐曲。西安鼓乐兴起于隋唐时期,被誉为“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”。西安外事鼓乐团演出的鼓乐曲结构严密、完整,吸纳了琵琶、古琴、二胡等中国古典乐器,展现了古都长安音乐的独特魅力,吸引过往民众驻足欣赏。(记者 党田野)

中新健康丨藏医药学家措如·才郎大师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拉萨召开
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分享我国6G研究进展,包括愿景需求、网络架构、无线架构和功能等,并介绍2024年6G技术试验进展及多种无线和网络技术测试结果,发布6G公共研发新型试验设施——智启6G平台,强调开放合作打造全球6G合作典范。

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盛大启幕 121岁的青岛啤酒“鲜”体验

服务于米兰冬奥会备战参赛目标,为让中国运动员更加适应国际裁判的判罚尺度,“十四冬”在短道速滑、花样滑冰等重点项目上邀请了部分高水平外籍裁判来华执裁。科尔、伊万诺夫等国际知名裁判到来,推动着“十四冬”赛事设置与国际接轨、竞技水平向世界看齐。

北京通州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 平谷线多座车站进入盾构施工

2023年,也就是提前一年实现贯通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,正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样本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穿梭于太行山间,呈南北走向,主线贯穿忻州、阳泉、晋中、长治和晋城五市太行山片区。

近年来,“梨树模式”不断升级。“黑土地保护法去年施行以来,梨树县积极探索将秸秆和粪肥堆沤还田,构建种养循环体系。”梨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英男说,“保护黑土地的‘被子’,越盖越厚实了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